分株繁殖就是將花卉的萌蘗枝,叢生枝,吸芽,匍匐枝等從母株上分割下來,另行栽植為獨立新植株的方法,一般適用于宿根花卉。分株繁殖的時間隨花卉的種類而異,春季開花的宜在秋季分株,秋季開花的宜在春季分株。
分株由于具有完整的根,莖,葉故成活率很高,但是繁殖的數量卻有限,分蘗力較強的種類常用此法,如臘梅,棕竹,鳳尾竹,牡丹,芍藥,蘭花,萬年青,玉簪等。此外,如吊蘭,虎耳草等匍匐莖上產生的小植株,多漿植物中的景添,石蓮花等基部生出的吸芽(小枝),而下部自然生根,此等幼小植株可隨時分離出來栽植。
二、壓條繁殖
◆堆土壓條:凡枝條較硬的花木如花石榴,貼梗海棠,梔子,杜鵑,木瓜海棠等可采用堆土壓條,方法是春季堆土于母株的周圍,使大部分枝條埋壓于土中,堆土前在枝條的基部,用刀刻傷皮層,或行環狀剝皮約0.5-1厘米,目的是使葉部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質向下輸送時在傷口處積累,促進愈合生根。待新梢長至20厘米后,即可于基部培以肥土,以后注意灌水,施肥等,促其生根。盆栽時間,宜在晚秋或春季。將各枝自基部剪離母株,就成為供上盆或移植用的新株。
盆花的壓條,還有一種方法,即在盆茶旁邊再放一只盛土的盆,將枝條進行環狀剝皮或刻傷后,壓入旁邊的盆土中,枝梢伸出盆面外,令其生根,此法安全可靠,管理簡便,家庭中普遍采用。
三、嫁接繁殖
要使嫁接獲得成功,首先要求接穗和砧木間有較強的“親和力”。在一般情況下,同種嫁接,例如桃作接穗,毛桃作砧木,親和力強,稱為共砧,在植物分類的同屬異種間嫁接,例如花梅作接穗,毛桃為砧木,親和力較差。同科異屬間的嫁接,以及不同科植物之間的“遠緣嫁接”,難度較高,不易成活。枝接一般是在樹液開始流動或流動接近停止時進行,即初春和深秋,芽接則在樹液流動較旺盛,接穗芽發育良好時進行,靠接的期限可適當放寬,在生長季節(6-8月)均可進行。
◆芽接法:利用植物的芽作接穗而進行嫁接的方法叫芽接。芽接的優點是接穗利用經濟,操作方便,成活率高,且嫁接的時間較長,一般在6-10月均可進行。常用的有“T”形芽接和方塊形芽接(嵌芽接)兩種。1 “T”形芽接:“T”形芽接又稱盾形芽接,方法是:先將砧木背陰面的泥塵用布抹去,在距地面3厘米左右處,用芽接刀橫刻一刀,深達木質部,長1厘米,再從橫切痕的中央向下直切一刀,長約1.5厘米,使之成為“T”形,用接刀下端垗開皮支,以便插入芽片,把選作接穗枝條的葉片剪去,但保留葉柄,左手執枝條,右手持接刀,先在芽上1厘米處橫刻一刀深達木質部,長約0.8厘米,再由芽下1厘米處向上削,略帶木質部,削到橫切口處為止,使接芽成為上寬下窄的盾形,削面要平整,芽居正中,然后將芽片插入砧木“T”形接口,芽片的上端與接口的橫刻痕對齊密接,以塑料薄膜帶扎緊,僅露芽和葉柄在外面。2 方塊形芽接:方塊形芽接又稱嵌芽接。芽片成和長方形,長1.5厘米左右,寬約為接穗枝條周長的三分之一,不帶木質部,但應注意不能脫落接芽內的維管束鞘(俗稱“附芽肉”)。砧木的切痕要與芽片適應,特別是上下切痕之間的距離必須與芽片相等,剝去砧木切痕內的皮層,將接芽片嵌入,上下對齊密接,左右差不多也密接,若芽片較窄,一側密接也可,注意芽片不能大于砧木切痕,然后用塑料帶綁扎。芽接后一星期左右檢查成活情況,以手觸葉柄,如果葉柄一觸即落,芽飽滿青綠,說明已經成活,如果葉柄不落,芽干變枯,說明接芽已死,若嫁接期未過,可立即補接,成活后十幾天,要及時松梆。
<靠接法:靠接法又稱誘接法。此法多用于一般嫁接法不易成活的花卉植物,但操作較麻煩,也不便于大量繁殖,靠接時間沒有嚴格限制,凡在花木樹液流動期間,隨時可行。落葉花木可在葉片長旺盛時進行靠接,常綠花木則多數在夏季5-6月間即梅雨季節進行??拷拥奶攸c是:接穗可以不剪離母株,可依靠母株獲得養分和水分,砧木也不需要剪頭。方法是:先將盆栽的砧木靠近接穗母株旁邊,兩者之間的位置與距離要適當,然后各選近旁光滑無節的枝節,削去皮層,各削一個相同大小的接口,深達木質部,再對準形成層,把兩個切面合在一起,用塑料薄膜條扎緊,約經三四個月以后,兩個枝條的切面完全愈合,將作砧木的在愈合處上端剪斷,作接穗的在愈合處下端剪斷,即形成獨立的植株。
◆平接法:平接又名對口接,平接用于嫁接仙人掌類。嫁接時,將砧木頂部沿水平方向削去,再將接穗下端沿水平方向削去,然后將接口對準按緊,最后用細線綁扎固定。